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意見
【作者: 瀏覽次數:5668 添加時間:2017-06-07 17:26:56 】
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著直接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把黨的要求和團的任務落實到團員青年的重要職責。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服務青年、做青年群眾工作的任務更加繁重,這對強化基層團組織的服務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黨中央的要求和《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14〕6號)的有關部署,現就加強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1)建設基層服務型團組織,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青年組織的基礎工程,是引領和統攬共青團全部基層建設和基層工作的重要載體,對于密切團組織與團員青年的聯系,代表和維護青年利益,提高團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更好地履行團的組織職能、實現團的組織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共青團提出了“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兩大戰略性課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基層團組織要轉變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把服務作為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寓教育引導于服務之中,通過服務貼近青年、團結青年、引導青年、贏得青年。各級團組織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服務作為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更好地發揮聯系和服務青年堅強堡壘的作用,努力成為廣大青年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
。2)建設基層服務型團組織,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青年、做青年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青年滿意為根本標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分類指導、統籌兼顧,大力推進基層團組織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能力、完善服務保障,千方百計為青年排憂解難,不斷增強黨對青年的凝聚力、青年對黨的向心力、共青團的影響力,帶領廣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
。3)建設基層服務型團組織,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服務團員、服務基層團干部。服務大局,就是要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找準工作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組織和引導廣大青年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服務青年,就是圍繞當代青年在成長成才、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為青年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維護青年利益。服務團員,就是要尊重團員主體地位,保障團員民主權利,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團員,尤其是幫助生活困難的團員和流動團員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團員的歸屬感、光榮感、責任感,激發團員服務大局、服務青年的內在動力。服務基層團干部,就是團的領導機關要引導廣大基層團干部在同青年人打交道、投身基層實踐扎扎實實做工作的過程中,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儲備知識、砥礪品質、練實本領。
。4)建設基層服務型團組織,要實現“五有”目標:一是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建設服務意識強、服務作風好、服務水平高的團組織領導班子;二是有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培養帶頭服務、能發揮表率作用的團干部、團員、青年志愿者等骨干服務隊伍;三是有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和平臺,打造貼近基層、貼近青年、貼近需求的工作抓手,建設分布合理、功能實用的綜合陣地;四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形成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五是有團員青年滿意的服務業績,取得青年歡迎、青年受益、青年認可的實際成效。全團應立足于經過3至5年努力,使基層團組織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服務成效明顯提升,各領域涌現出一大批符合“五有”目標的基層服務型團組織。
二、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
各領域基層團組織要牢牢把握建設基層服務型團組織的總體要求,按照“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團組織就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的原則,全面履行團章賦予的職責,找準開展服務、發揮作用的著力點,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5)強化服務功能。各領域基層團組織要在深化現有服務品牌和項目的同時,根據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和團員青年的特點,找準重點方向,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形成持久有效的社會功能。農村團組織要圍繞創業致富、文化生活、關愛留守兒童等搞好服務,以鄉鎮團委、村團支部和農村合作組織團組織為核心,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的作用,幫助農村團員青年解決生產、生活、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引導他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街道、社區團組織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文明和諧社區搞好服務,組織團員到社區報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為青少年業余生活和社會參與服務。企業團組織要圍繞生產經營、學習成才、文化生活、權益維護搞好服務,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青年職工提高素質和崗位技能,推薦優秀青年進入更重要的生產和工作崗位,為企業發展作貢獻。學校團組織要圍繞思想引領、學習成才、就業創業、身心健康、困難幫扶搞好服務,通過建立服務組織、活動陣地、學習小組,開展社會實踐、科技創新、校園文化、體育鍛煉、骨干培訓、志愿服務等方式,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機關團組織要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搞好服務,落實團干部直接聯系服務團員青年制度,推動機關團干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改進工作。事業單位團組織要圍繞深化分類改革、促進事業發展搞好服務,激發團員青年和各類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創優,推動公益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青年社會組織團組織要圍繞凝聚青年、激發活力、促進發展搞好服務,通過對青年的密切聯系和有效服務,激發青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正能量。各領域團組織都要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少年思想引導工作。
。6)健全組織體系。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團組織建設,實現有形覆蓋與有效覆蓋、組織覆蓋與工作覆蓋相統一。在鞏固和活躍學校等傳統領域團建工作基礎上,抓住團建的薄弱環節和覆蓋青年的關鍵點,拓展新興領域團建,探索和加強非公企業團建、青年社會組織團建、行業團建、駐外團組織建設、農村合作組織團建、互聯網團建、校友會團建,大力推進區域化團建,建立與青年流動、分布特點相適應,覆蓋廣泛、運行有效、充滿活力的組織體系,做到凡是有團員青年的地方都有團的組織體系延伸,都有團的服務工作。要把規范基礎團務作為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科學制定團員發展規劃,嚴格執行團員發展程序,完善和發展團員證制度,加強團籍日常管理,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改進“推優”入黨工作。
。7)建設服務隊伍。加強基層團干部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基層團組織領導班子,強化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和作風養成,幫助基層團干部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密切聯系青年、真心服務青年。深化高校團干部基層掛職和“西部計劃”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兼任基層團干部工作,進一步充實基層干部力量。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做好團員發展和團員管理工作,強化團員先進性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團員增強團員意識和服務意識,主動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成為服務骨干。加強基層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構建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發展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與志愿者隊伍聯動服務機制。大力培養和使用各類青年服務人才,壯大共青團網絡宣傳員隊伍,整合大學生村官力量,積極引導青年志愿者參與,夯實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骨干力量。
。8)打造服務項目。緊密圍繞青年新需求,形成和鞏固一批貼近青年實際、具有獨特和持久社會功能、運行機制相對完善的服務項目。要持續深化服務品牌,圍繞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深入推進促進青年創業就業、青少年科技創新、大學生社會實踐等工作;圍繞服務困難青少年群體,深化“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等項目;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實施青年文明號創建、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養、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各地區、各系統要根據自身實際,因地制宜謀劃和實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服務項目。
。9)建設服務平臺。新建依托于有形陣地的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鞏固和豐富“青年匯”“市民學!薄坝H青家園”等已有綜合服務平臺,拓展和完善12355青少年服務臺等專業化平臺的服務功能,使各類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成為團組織聯系青年的重要組織依托、整合社會資源的重要工作載體、開展活動的重要陣地空間,為青少年提供持久、有效、廣泛的服務,推動團的組織網絡、形象標識、工作力量、服務項目在青少年身邊實現有形化、日;。同時,要以電子團員證系統建設為重點,探索建設共青團網絡綜合服務平臺。
。10)構建服務格局。以團組織為核心,既要“眼睛向內”,注重挖掘、整合和配置好團的內生資源,帶動團屬社團、企事業單位和青年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推動團屬陣地率先向團員青年開展免費或優惠服務項目;更要“眼睛向外”,爭取和協調面向基層的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和社會服務。鼓勵團員注冊成為青年志愿者,組織引導全體團員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各類青年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開展服務,引導青年參與服務、自我服務、互相服務。
三、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方法舉措
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涉及團的工作方方面面、面臨的情況千差萬別,必須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探索實踐,改進方法措施,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工作落實。
。11)精心謀劃設計。各地區、各系統團的領導機關要就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開展專題調研,結合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總體要求、全團重點工作安排和本地區、本系統基層團組織的實際情況,研究謀劃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基本思路、總體布局和推進步驟,制定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要立足團的實際,在學習借鑒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工作形式和內容,體現共青團工作特色。要堅持統籌謀劃,把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與履行團的基本職能結合起來,與完成團的重點工作任務結合起來,使各項工作銜接緊湊、推進有序。
。12)協調服務政策。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加強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積極爭取面向廣大團員青年的普惠性服務,不斷地積累和固化。不同層級團組織應有計劃地分批、分類推出服務青年的政策項目,力爭通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形成一個內容豐富、便利實用、青年喜愛的服務項目菜單。各級團組織在“兩會”和“面對面”活動中應積極提交服務青年的相關建議。
。13)堅持上下聯動。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以上帶下,多方配合,多措并舉,幫助基層團組織解決困難和問題。強化基層團組織主體地位,堅持問需于青年、問計于青年,主動深入基層、走進青年,了解青年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誠意為青年辦實事。推進基層聯系點、城鄉共建、校企共建等工作,實現不同層級、不同領域團組織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支持。
。14)強化示范帶動。開展各級優秀服務型團組織創建活動,推動廣大基層團組織在建設服務型團組織過程中創先爭優,帶動一大批優秀基層服務型團組織的涌現。團員要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等方式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基層團組織要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帶動廣大青年積極服務大局、服務社會。要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在實踐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
四、組織領導
加強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是各級團組織的重要責任。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按照黨建帶團建的要求,積極爭取將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納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格局,加強系統指導,激發基層團組織內生動力,形成推進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整體合力。
。15)強化領導責任。團中央成立全團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工作的總體規劃、整體推進和督促指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團中央組織部,相關戰線具體負責本戰線服務職能的推動落實和督促指導。各地區、各系統也要明確相應主責部門,建立主責部門牽頭、各戰線分工負責、基層團組織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
。16)加強指導考核。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加強指導和協調。加大督促檢查和跟蹤落實力度,建立基層服務型團組織考核制度,將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納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考核內容。建立并落實各級團組織書記基層團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專項述職和評議考核,把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作為主要內容。
。17)關心支持基層。要堅持把工作資源向基層傾斜、工作力量向基層集中、工作載體向基層轉移,幫助基層團組織提高服務能力。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鄉鎮街道每年2萬元共青團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制度性安排,支持基層團組織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基層團組織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