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加倍計算后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一個整體概念,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遲延履行利息。
一般債務利息,是指生效的法律文書中,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所確定的利息,例如:一份判決確定,債務人應支付自雙方簽訂合同之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按雙方合同約定的日萬分之五的利率計算利息。因此本案中萬分之五就是一般債務利息。再次說明并不是所有的金錢給付案件都是一般債務利息,侵權損害賠償案件通常沒有支付一般債務利息的內容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是指在強制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因遲延履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而應多支付的利息。加倍部分債務利息采用單獨的計算方法,與一般債務利息的計算沒有關系。通俗地講,就是兩者“各算各的,互不影響”。具體而言,計算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基數、起止時間、利率等計算;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根據本解釋規定的方法計算。
2、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基數如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基數不包含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一般債務利息。因為,在多數有一般債務利息的執行案件中,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和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已經充分保護了債權人的權益。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具有懲罰性,但懲罰應當適度,生效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屆滿前的一般債務利息也作為計算基數,計算結果較高,不符合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式和方法
例一:2015年6月30日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債務人應在三日內支付債權人借款本金10000元;支付自2015年1月1日始至借款付清之日止以日萬分之五計算的利息;債務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債務人于2015年9月1日清償所有債務。在這個案例中,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一般債務利息率×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借款本金×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405元=10000×0.05%×60+10000×0.0175%×60);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一般債務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一般債務利息率×遲延履行期間開始前的實際天數(915元=10000×0.05%×183)。債務人應當支付的金錢債務為11320元 (11320元=10000元+405元+915元)。例二:2015年6月30日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債務人應在三日內支付債權人侵權損害賠償10000元;債務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債務人在2015年9月1日清償所有債務。在本案中,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損害賠償數額×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的實際天數(105元=10000×0.0175%×60)。債務人應當支付的金錢債務為10105元(10105元=10000元+105元)。上述兩個例子可以作為實踐中計算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參考。
Copyright © 甘肅省安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吳家園西街2號
隴ICP備15001032
甘公網安備 62010302000331號
電話:0931-2341180 網站建設:天杰網絡